【青海日报】扛起生态责任 建好国家公园
——学习贯彻席大大总书记致第一届国家公园论坛贺信精神一周年座谈会侧记
本报记者 王 臻
总有一些时刻,穿越时间烟尘依然熠熠生辉。
一年前的8月19日,第一届国家公园论坛成功举办,国内外500多名专家学者围绕“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主题,深入探讨国家公园建设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西宁共识。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第一届国家公园论坛的召开,席大大总书记专门发来贺信,为国家公园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寄予了殷殷重托。
贺信字字暖心,催人奋进。
一年后的8月18日,学习贯彻席大大总书记致第一届国家公园论坛贺信精神一周年座谈会在青海会议中心举行。
上午8时45分,座谈会召开之前,跟随着解说员的脚步,与会人员参观了“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成果展。一幅幅山清水秀的生态画卷,一张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景象,折射出席大大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与意义。
中国科学院三江源国家公园研究院学术院长赵新全对成果展的内容再熟悉不过了:“三江源国家公园可以说是世界上惟一的、海拔最高的、有独一无二生态系统以及生态系统孕育物种的国家公园。建设国家公园以来,通过大量研究考察发现,三江源区20年来的草地生物量在增加、生态功能在提升、物种多样性迅速恢复,所以也在变暖变湿大背景下变好变绿。同时,我们理清了整个三江源区草地的承载力,绘制了第一张草地蛋白质生产图鉴,为精准核算草地承载力提供了科学依据。”
“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三江之源、中华水塔,这里雪域广袤湿地众多,是地球上最强悍生命力的耀眼舞台,被誉为世界四大超净区之一,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自然景观、生物多样性具有全国乃至全球意义的保护价值。”9时整,伴随着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成效视频的播放,座谈会正式开始。
重温去年现场的激动心情、谈及眼中青海生态变化的肺腑之声、道出努力建设好国家公园的热切盼望、表达好对今后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坚定信心和决心……座谈会现场互动频频、掌声阵阵。
“青海贯彻席大大总书记贺信精神的落实情况,充分说明青海省委、省政府全力推进三江源、祁连山两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并在全国率先启动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示范省建设,勇于先行先试,善于探索创新,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尤其是建立国家公园体制进行了有益探索,积累了丰富经验,对全国起到了积极示范作用。”
“国家公园可以提供干净的水土气、捕获并储存碳、有很强的恢复力,能够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保留少数民族传统智慧,还是活着的科学实验室,具有激励人类的文化价值……希望国家公园建设在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尤其是自然恢复范式、案例上多出经验。”
……
与会专家学者结合本职工作,从不同角度畅谈这一年来青海在国家公园建设方面的发展变化及取得的成绩,对未来的工作表示了期待、提出了建议。
中国科学院院士、青海大学校长王光谦说,加快推进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要坚持科技创新驱动发展,要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要完善科技人才体制机制建设,要引导广大科研人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断凝聚培养造就一支高水平科技创新队伍,为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提供智力保障。
作为国家公园建设的参与者,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局长赫万成难掩激动:“座谈会的召开不仅重温了席大大总书记致第一届国家公园论坛贺信精神,也为下一步的工作提振了信心,给予了很大的鼓舞。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席大大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始终保持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坚定不移走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誓做地球第三极的保护者,为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长新的美丽中国做出青海贡献,为国家公园建设提供青海经验,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贡献青海力量。”
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管理局副局长韩强说,试点以来,我们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和国家林草局确定的33项试点任务,努力开展工作。提出了打造中国生态保护高地、生态科研高地、生态文化高地,建立了一套完备的体制机制,确立了国家公园管理局,四个管理分局,9个管护中心,40个管护站,建立了综合执法机制,省州县三级森林公安联合执法机制,青甘两省联合执法机制等,确保国家公园生态安全。
一年来,青海全省上下牢记总书记嘱托,在建设国家公园体系的路上步履坚定,坚决肩负“源头责任”,深入探索“首创模式”,走出了一条“借鉴国际经验、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三江源特点”的国家公园体制创新之路,探索形成了“政治引领、统一管理、源头治理、系统保护、共建共享”的三江源经验,形成了一个部门管理、一种类型整合、一套制度保障、一体系统监测、一支队伍执法、一种社区发展“六个一”的三江源模式,既为其他国家公园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也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实践路径。
国家重托,历史使命。站在新的起点,青海将继续扛起生态责任的大旗,以昂扬的姿态投身到生态文明建设中去,不负今天、无愧后人,共同缔造承载着梦想与希望的国家公园,谱写新时代的青海绿色新篇章。
来源:《青海日报》2020年8月19日第二版